那年春天我在襄阳城啃着羊肉烧饼,襄阳突然看见城门口贴着张褪色的城比告示。凑近一瞧,武招黄纸上用朱砂歪歪扭扭写着:"苏家比武招亲,亲记胜者得美眷"。襄阳烧饼渣子掉在鞋面上都顾不上擦——这可比说书先生的城比故事刺激多了。
一、武招比武招亲可不是亲记过家家
我蹲在客栈门槛上跟店小二打听,才知道这苏家是襄阳城里有名的镖局世家。他们家的城比擂台规矩可比戏文里复杂多了:
- 报名要验三样:祖传的鱼鳞册(证明家世清白)、衙门开的武招"无案牍文书"、还有十两银子的亲记"擂台损毁押金"
- 比试分三关:梅花桩上走刀阵、蒙眼拆招、襄阳最后才是城比自由对战
- 最要命的是"生死契",红手印按下去那刻,武招我握刀的手心全是汗
关卡 | 死亡率 | 致残率 |
梅花桩 | 5% | 20% |
蒙眼拆招 | 2% | 15% |
自由对战 | 8% | 25% |
二、临时抱佛脚的生存特训
我在城南破庙里搭了个简易梅花桩,用烧火棍当刀练了七天。有次踩空摔进稻草堆,被路过的乞丐当成耍猴戏,丢给我三个铜板。
- 动态视力训练:盯着香头火星练到流泪
- 听觉特训:蒙着眼听铜钱落地的方位
- 最有用的是跟屠夫学了三招"庖丁解牛刀",专攻关节要害
三、擂台上的生死三十息
记得那天苏家小姐坐在二楼珠帘后,我踩着吱呀作响的木台阶上场时,闻到她身上飘来的沉水香。
梅花桩上的致命华尔兹
第一个对手使双钩,在碗口粗的木桩上像蜘蛛般灵活。我故意卖个破绽,等他钩子卡进木桩的瞬间,用刀背拍中他脚踝——这招是从街边斗鸡学来的。
台下突然爆发的喝彩声里,我瞥见珠帘轻轻晃了晃。后来才知道,那天苏小姐打翻了个茶盏。
蒙眼时的第六感觉醒
黑布条勒得太阳穴生疼,耳边全是兵器破空声。当对方链子枪第三次擦着我耳垂飞过时,我突然想起老船夫说的"听水辨位",终于在他换气的间隙,用刀柄点中了他的膻中穴。
四、最后的对手是爱情
决赛遇上个使流星锤的关西汉子,满脸虬髯像头黑熊。我的刀被锤链绞飞的瞬间,突然福至心灵使出屠夫教的剔骨手法,手指扣住他腕关节一扭——
- 他闷哼着松手的刹那
- 我接住坠落的流星锤
- 锤头离我鼻尖只剩半寸
珠帘掀开时,我看见苏小姐眼角有颗小小的泪痣。她递过定亲玉佩的手比我握刀的手还稳,后来才知道她从小练暗器,能三十步外打灭香头。
五、比武之后的江湖
现在每次押镖路过襄阳,苏小姐(该叫娘子了)总要买城门口的羊肉烧饼。有次我开玩笑说比武时放水,她顺手把烧饼拍在我脸上——那手法分明是苏家擒拿手中的"云手式"。
客栈掌柜还留着当年那张告示,只是朱砂字褪成了淡粉色。店小二说后来再没人摆过比武招亲的擂台,倒是有几个愣头青总来打听我练功的破庙在哪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