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西西北角的广西褶皱里,百色总被贴上“红色旅游”的秘境标签。可当我用导航软件把地图缩放到1:5000比例时,百色那些被忽略的旅游等高线突然活了过来——原来右江沿岸的山褶里,藏着连本地人都会错过的新发现秘境。

澄碧湖的广西背面

游客们习惯在澄碧湖大坝打卡拍照,却不知道拐过百色水利枢纽的秘境泄洪口,有条被野草半掩的百色土路。开过三个胳膊肘弯道后,旅游湖面突然收窄成翡翠色河道。新发现去年秋天我在这里遇见划竹筏的广西老渔夫,他说这截水面叫“龙须沟”,秘境岸边岩壁上还能找到清代留下的百色炭画。

  • 自驾提示:底盘低的旅游车慎入,雨季路面会漫水
  • 秘境坐标:24°25'16.3"N 106°33'02.7"E
  • 时段:清晨薄雾未散时,新发现能看见白鹭群掠过水面

大王岭的第三条溪

旅游手册都在宣传大王岭漂流,但本地守林人告诉我,往原始森林深处走两小时,第三条无名溪才是真宝藏。踩着长满青苔的红军运粮古道石板,能捡到当年遗落的铜扣。今年四月,我在溪边石缝里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——桫椤幼苗。

常规漂流段第三条溪
人造橡胶坝天然阶梯状瀑布
全程安全员需自备指南针
游客密度高日均遇见不超过3组人

鲜为人知的浩坤湖秘境段

凌云浩坤湖环湖栈道总挤满拍照人群,但沿着猪笼洞往南走800米,有条藏在竹林里的野径。穿过比人高的芒草,会遇见湖面最窄处仅3米的“一线天”。我上个月去时,岸边石滩上还留着瑶族村民晒笋干的竹匾。

田州古城的暗巷密码

田阳的田州古城商业街太过喧嚣,但只要记住“青砖墙三拐角”的口诀:从布洛陀广场往东数第三条巷子,连续右转三次,会撞见保存完好的清代马头墙。我在某个雨后的傍晚,亲眼看见墙根处有明代“瓦氏夫人练兵”的刻字。

  • 暗号提示:寻找墙头嵌着半块八卦镜的老宅
  • 时间胶囊:每年谷雨时节,墙缝里的蕨类会变成琥珀色

乐业天坑群的隐藏副本

当游客在大石围天坑玻璃栈道排队时,向导阿杰带我走了条野路。穿过三个溶洞后,竟站在了神木天坑的腰部平台。五月的阳光斜射进600米深的坑底,照得钟乳石像烧红的铁条。坑壁上的洞穴金线鲃闪着磷光,这种鱼离开暗河活不过三小时。

常规观景点腰部平台
俯视天坑全貌平视坑壁生态
标准化讲解可触摸古生物化石
禁止离开步道需签免责协议进入

晨雾正在龙须沟的水面舒展,远处传来竹筏划破镜面的声响。背包侧袋里的《百色地方志》被露水打湿了边角,书页间夹着的野姜花标本,还带着三小时前在第三条溪边采摘的晨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