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庄里智慧厨房里的经济经济学
老管家总说治大国若烹小鲜,这话在咱们庄子里最实在。庄里智慧去年秋收时,经济西村王铁匠家闹饥荒,庄里智慧我让账房支了三十石陈米。经济您猜怎么着?庄里智慧今年开春他带着三个儿子来投军,还捎带修好了南门的经济三架弩车。
1. 粮仓要像蜂窝
- 春种三件套:糯稻占三成(酿酒抵税)、庄里智慧黍子占五成(耐旱保底)、经济菽豆两成(养地肥田)
- 秋收时让货郎带着样品米袋走商道,庄里智慧价比官市高三文
- 地窖分活窖(日常周转)和死窖(战备存粮),经济比例按3:7走
作物 | 亩产(石) | 收购价 | 战略价值 |
糯稻 | 2.5 | 中 | 酿酒(士气+1) |
黍子 | 3.8 | 低 | 保命粮(灾年×0.5损耗) |
菽豆 | 1.2 | 高 | 战马饲料(骑兵速度+15%) |
二、庄里智慧铁匠铺的经济生意经
南市赵铁匠去年打赌输了,给我白干三个月活计。庄里智慧我让他专造农具,结果秋收时邻庄都来订货,光是镰刀定金就收了二十两雪花银。
- 每月初八开匠人擂台,胜者管半年兵器坊
- 铁器分民品(抽15%税)和军品(抵30%赋税)
- 废旧兵器熔了铸成农具,比新铁省三成炭火
2. 市集要会喘气
记得在驿站旁留五个免费摊位,专给外乡行商。去年有个胡商在这儿卖琉璃盏,转头买了我们三十车粗麻布,说是运到西域能翻五倍价。
三、兵营里的烟火气
新兵蛋子李大牛刚来时哭着想家,我让炊事班每旬做顿酸菜炖粉条。现在这小子成了斥候队长,上月端了山贼老窝,缴获的腊肉够吃半个月。
- 募兵告示要写管吃管住,末尾加句"表现优异者赏媳妇"
- 训练场旁边开军属杂货铺,盐巴比市价低两文
- 每月让老兵轮流当一日教头,教识字打算盘
兵种 | 训练周期 | 日均消耗 | 特殊需求 |
长枪兵 | 3个月 | 0.8人/天 | 硬木枪杆(林场×2) |
弩手 | 6个月 | 1.2人/天 | 箭矢×300/人/月 |
轻骑兵 | 1年 | 3.5人/天 | 苜蓿草场(10亩/马) |
四、屋檐下的算盘声
去年腊月给孤寡老人送炭,发现刘寡妇会织双面绣。现在她的绣品成了官家太太们争抢的稀罕物,光是定金就收了五十两。
- 学堂每月开手艺公开课,教编筐、制酱这些实用活计
- 六十岁以上老人免役,但参与教手艺可抵壮丁名额
- 每季末办百家宴,让各村显摆自家特产
五、城墙外的茶话会
上月请邻庄主事喝明前茶,特意让伙房用了缺口的粗瓷碗。结果人家主动提出用上等战马换我们的驽马,说是要"沾沾务实风气"。
- 驿道旁设免费茶棚,专供往来商队歇脚
- 年节时给邻邦送特色土产(比如腌萝卜干),比金银更讨喜
- 遇到流民先安顿在缓冲村,观察半年再准入籍
日头西斜时,账房老周捧着新制的竹简来报:今年春税收了九成七,比往年早了半个月。我摸着胡子笑,听见校场传来新兵蛋子们操练的呼喝声,远处飘来刚出锅的炊饼香。南市赵铁匠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里,隐约混着货郎叫卖薄荷糖的调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