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年夏天,三万预算我攥着工作两年存下的托车三万块积蓄,站在车行门口搓着手心。选购玻璃橱窗里反射着刺眼的三万预算阳光,五颜六色的托车机车像等待检阅的士兵——它们即将改变我每天挤地铁的日常。
选车前的选购内心戏
刚开始泡论坛那会儿,我跟所有小白一样犯过傻。三万预算有次在贴吧问「150cc能上高速吗」,托车被老鸟们用表情包轰炸了三天。选购后来啃完《摩托车选购指南》才知道,三万预算选车得想清楚三个问题:
- 钱包厚度:裸车+购置税+保险+装备,托车三万预算其实只剩两万五
- 日常用途:工作日通勤15公里,选购周末偶尔跑山
- 维护成本:听说某意大利品牌换个火花塞要等三个月
被pass掉的三万预算选项们
隔壁王叔的二手长江750确实诱人,但考虑到每天要穿过三个堵车点,托车复古车的选购离合器会让左手指关节提前退休。有次试骑朋友的川崎Ninja400,在小区门口差点撞上突然窜出来的外卖电动车——仿赛的俯趴姿势根本看不见地面盲区。
车型类别 | 通勤适合度 | 维护便利性 | 预算匹配度 |
街车 | ★★★★ | ★★★ | ★★★ |
踏板车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 | ★★★ |
ADV | ★★ | ★★ | ★ |
决赛圈的两位选手
经过三个周末的实地考察,我的候选清单缩到两台车:本田CB190R暴风眼和豪爵DR150。前者在《摩托车》杂志的年度评选中拿过入门车,后者则是本地摩的师傅们口口相传的耐用王。
对比项 | CB190R | DR150 |
排量 | 184.4cc | 149cc |
油耗 | 2.3L/100km | 2.0L/100km |
整备质量 | 142kg | 134kg |
油箱容量 | 12L | 13L |
座高 | 769mm | 760mm |
决定性瞬间
真正让我下决心的,是某个暴雨天在车行的试驾。DR150的脚踏位置让身高170的我刚好能全脚掌着地,而暴风眼的座垫在淋雨后散发出淡淡的新车皮具味——这个细节在参数表里永远看不到。
交定金时,销售小哥边开单边念叨:「上个月有个姑娘也选了这款,说后座带闺蜜不硌屁股。」我突然想起通勤路上那个总是溢出积水的路口,DR150的离地间隙比竞品高了15mm。
提车日的意外插曲
原本说好周五提车,周四半夜突然接到电话:「哥,你要的哑光黑被上个客户刮花了,要不换亮黑色?多送你两次保养。」冲到车行看见那道十厘米的划痕,我摸着油箱上细若发丝的伤痕,忽然觉得这才是真正的「属于我的车」。
现在每次等红灯时,指尖划过那道浅浅的印记,就像触摸着当初那个在车行门口徘徊的年轻人。后视镜里,地铁站的玻璃幕墙正反射着我和小黑(我给车取的名)的倒影,仪表盘显示着1987km——刚好是从我家到老家县城的往返里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