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聊个冷知识:伊奈第五人格到底是伊奈谁搞出来的?
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屏幕右下角闪烁的第人充电图标,突然想起前两天打游戏时队友提的作品问题:"伊奈第五人格是哪个工作室做的啊?"当时随口回了句"网易吧",结果被疯狂纠正。伊奈现在睡不着干脆查个明白,第人没想到挖出不少有意思的作品细节。

先说结论:这是伊奈个美丽的误会

严格来说根本没有"伊奈第五人格"这个作品。这名字其实是第人两个东西混在一起的产物:

  • 伊奈:通常指《女神异闻录5》角色高卷杏(日文名发音类似"伊奈")
  • 第五人格:网易开发的非对称竞技手游

就像把"周杰"和"周杰伦"混成一个人似的。我翻了好几个游戏论坛,作品发现这个错误称呼最早出现在2018年某个贴吧讨论串,伊奈有人把两个游戏角色服装搭配搞混了,第人结果以讹传讹到现在。作品

拆开看这两个作品的伊奈真实背景

《女神异闻录5》里的"伊奈"

Atlus在2016年发行的JRPG神作,高卷杏(Anne)作为主角团成员,第人因为日文名あんな的作品发音被部分玩家昵称为"伊奈"。这姑娘的人设特别戳中二次元喜好:

身份混血模特
标志物红色皮衣+猫耳头饰
战斗方式用鞭子抽人

正牌《第五人格》的诞生记

网易在2018年推出的非对称竞技手游,制作组叫"第五人格工作室"。立项时他们参考了《黎明杀机》的玩法,但加入了维多利亚哥特风。最绝的是角色设计——监管者都带着点克苏鲁式的诡异感,比如:

  • 小丑裘克挂着永久微笑的面具
  • 摄影师约瑟夫能冻结时间
  • 红蝶美智子飘着和服袖子追人

有次我看开发者访谈提到,早期测试版角色"魔术师"的技能特效,就是某个程序员半夜改代码时突发奇想加进去的闪光弹效果,结果意外成了招牌设计。

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混淆?

琢磨了半天发现有几个关键点:

1. 视觉风格的巧合
高卷杏的红色皮衣造型,和《第五人格》里红蝶的皮肤"罗生门"都是红黑配色,远看确实有点像。更巧的是两个角色都有鞭子类武器(虽然红蝶实际用的是刀扇)。

2. 汉化带来的误会
《女神异闻录5》民间汉化版早期把Anne翻译成"杏奈",后来官方定为"高卷杏"。但有些玩家坚持用旧称,打字时又手滑成"伊奈",结果和"第五人格"四个字连起来看,莫名像个完整作品名。

3. 同人创作的推波助澜
P站上真有画师把两个IP角色画进同一张图,标签同时打"伊奈"和"第五人格"。最夸张的是去年有个二创视频,用《第五人格》BGM剪高卷杏的战斗片段,播放量破百万后更多人被带跑偏。

关于开发者的冷知识

既然都查了这么多资料,干脆把两个团队的情况也理一理:

Atlus(女神异闻录)网易(第五人格)
成立时间1986年1997年
代表作《真女神转生》系列《阴阳师》《哈利波特魔法觉醒》
有趣传统办公室放着招财猫摆件项目组养了只叫"奥蒂兹"的布偶猫

特别想说《第五人格》的美术团队真的很拼,有次版本更新前全员连续加班三周,主美直接在办公室备了折叠床。后来游戏里加入的"疲惫"状态特效,据说就是那段时间的灵感产物...

窗外天都快亮了,文档字数统计停在2873。突然发现键盘缝隙里卡着前天吃的薯片碎屑,这大概就是深夜查资料的仪式感吧。要是当年大学写论文有这个劲头,估计导师能感动到请我吃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