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年被指抄袭阴阳师的抄袭音乐:一场旋律罗生门

凌晨3点,我第N次刷到某游戏音乐抄袭阴阳师的阴阳争议,泡面汤在键盘旁边冒着热气。歌曲这话题就像宿舍夜谈会里的抄袭鬼故事——每隔半年就要被翻出来讲一次,但从来没人能说清到底有多少曲子真的阴阳"中枪"。今天干脆把能找到的歌曲争议案例全扒出来,咱们用耳朵当裁判。抄袭

为什么总是阴阳阴阳师?

先得明白《阴阳师》音乐的特殊性。梅林茂大师操刀的歌曲OST带着明显的和风电子烙印,三味线混搭电子鼓的抄袭音色就像寿司配威士忌——辨识度高到喝醉都能认出来。更别说那些标志性的阴阳:

  • 尺八的滑音技巧(特别是「鬼降临」里那段)
  • 连续三连音节奏型(参考「觉醒」战斗曲)
  • 特定频段的太鼓采样(这个在「百鬼夜行」最明显)

争议曲目不完全档案

被质疑作品相似段落争议焦点
某仙侠手游主题曲(2017)前奏的筝乐走向「庭院」主题相似度达80%
某二次元游戏战斗BGM(2019)高潮部分弦乐编排被扒出和「业原火」波形重合
网红古风歌《XX劫》(2020)副歌转调方式疑似挪用「御魂」的和声进行

注意,这些只是歌曲被网友质疑的案例。就像我学妹说的抄袭:"听着像≠真的抄,可能只是阴阳大家都用4536和弦套路呢?"

最著名的罗生门事件

2018年某国风手游的登陆音乐闹得最大。有UP主把它的歌曲「月下笛声」段落和阴阳师「妖刀姬主题」做对比视频,点击量三天破百万。但后来专业音乐人@耳科医生 在微博指出:

  • 两者都借鉴了能剧《道成寺》的旋律框架
  • 笛子音色采样来自同一个商业音源库
  • 节奏型是日本雅乐的常见变奏

如何判断是不是真抄?

凌晨四点的泡面已经凉了,但这个问题更冷——业内其实有套四步鉴定法

  1. 旋律线对比:用软件生成音高曲线,重合度超70%要警惕
  2. 节奏型分析:注意特殊切分或连音设计(比如阴阳师标志性的"三拍接四拍")
  3. 音色指纹:特定乐器的采样源是否相同(梅林茂定制的那套太鼓音色很难撞车)
  4. 和声进行:普通的4536不算,但如果是小众变奏(比如阴阳师爱用的sus4接m7)就得小心

记得去年有首国风电子《XX谭》被骂上热搜,结果谱子一扒发现只是都用了都节调式——这就像指责两个川菜馆抄袭,因为他们都用辣椒。

那些反转再反转的案例

2021年某偶像团体主打歌陷入抄袭风波,粉丝们连夜做的对比视频里,副歌部分和「不知火」主题曲像双胞胎。但三个月后有人发现:

  • 两首歌都采样了冲绳民谣《谷茶前》的片段
  • 制作人确实买过采样版权(收据被扒出来的时候,热搜tag直接变大型道歉现场)

这种事就像在食堂吃出头发——有时候真是厨师掉进去的,有时候是你自己没洗头...

灰色地带:同人作品的二创边界

同人音乐圈有个著名争议:2019年某首SSR式神同人曲被指抄袭官方OST,但作者坚持说是刻意复刻风格。后来阴阳师音乐团队居然转发了这首歌,配文"优秀的和风电子实践"——这操作让所有骂战瞬间熄火。

现在想想,游戏音乐圈这些争议就像学校后门的小吃摊:

  • 有人觉得"炸串酱料都一样肯定是同一家"
  • 实际上可能只是批发市场进了同款辣椒面
  • 当然也不排除真有摊主偷师隔壁秘方

窗外天快亮了,泡面汤里漂着的油花映着显示器蓝光。突然觉得音乐创作就像这碗泡面——用同样的调料包,有人煮出黑暗料理,有人却能兑出米其林风味。至于到底算不算抄袭...或许该交给耳朵和谱面软件打架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