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个女友的女友蛋仔派对:一场荒诞又真实的周末实验

周六早上9点23分,我盯着冰箱里剩下的蛋仔半打鸡蛋发呆。左边手机屏幕亮着晓雯的派对微信:"今天来我家做烘焙吧",右边是小说雨桐刚发的语音:"我买了新模具!要不要试试网红蛋仔?女友"这两个从大学就互相看不顺眼的闺蜜,居然在同一天约我做同一种食物——而她们都不知道对方的蛋仔存在。

荒诞剧的派对开场

事情要追溯到三个月前。我在咖啡厅偶遇五年没见的小说晓雯时,完全没料到会发展成现在这样。女友她当时穿着米色针织衫,蛋仔正在往司康饼上抹蓝莓酱,派对这个动作让我的小说记忆突然闪回大学社团野餐的场景。而雨桐是女友上个月健身房认识的私教,有次她给我带了自制的蛋仔低糖蛋挞,我们的派对话题就从健身餐聊到了烘焙。

现在的问题是:

  • 晓雯的公寓在城东,雨桐的工作室在城西
  • 两人都坚持要亲手教我制作蛋仔
  • 我的厨艺水平仅限于煮泡面加蛋

时间管理大师的翻车现场

我决定采用分时段作战计划:

时间段地点任务
10:30-12:30晓雯家学习基础蛋仔制作
13:00-15:00雨桐工作室进阶版网红蛋仔

这个计划在第一个环节就出现了裂缝。晓雯准备的食材比预期多出三倍——她不仅要做原味蛋仔,还准备了抹茶粉、巧克力酱和奇怪的紫薯粉。"我看了烘焙科学原理这本书,"她边说边把围裙套在我脖子上,"面糊的醒发时间很重要。"

第一个战场:晓雯的厨房

她的厨房像实验室般整齐,每种材料都用量杯精确测量。当我把第一勺面糊倒进模具时,手腕突然被她抓住:"角度要45度,这样受热才均匀。"

我们做了四批蛋仔:

  • 第一批焦得像煤炭
  • 第二批又湿又黏
  • 第三批勉强能看
  • 第四批终于出现蜂窝状结构

晓雯拍照时,我发现已经12点47分。"我得走了,"我扯下围裙,"公司突然有事。"她嘴角抽动了一下,但还是把装好的蛋仔塞给我:"带给同事尝尝。"

狂奔中的面糊危机

在地铁上,雨桐连发三条语音:"你到哪了?面糊不能放太久!"我低头看晓雯给的保鲜盒,发现液体正从角落渗出来。更糟的是,衬衫领口沾上了紫色面糊——晓雯坚持要试的紫薯口味。

第二个战场:雨桐的工作室

推开门就闻到浓郁的香草味。雨桐的工作室像儿童乐园,墙上挂满卡通模具。"天啊你身上怎么这么脏?"她直接扒掉我的外套,"快来试试这个会发光的模具!"

与晓雯不同,雨桐的教程充满即兴发挥:"糖?随便抓一把就行!""模具烫了?用冰块降降温!"当我把面糊倒进她特制的星星模具时,她突然凑过来调整我的手势,这个动作让我的太阳穴撞上了橱柜角。

我们最终成品对比:

类型晓雯版雨桐版
外形标准球形星星/爱心/恐龙形状
口感外脆内软Q弹有嚼劲
创新点精确控温模具创意

下午3点20分,雨桐正给我的恐龙蛋仔拍短视频,晓雯的来电显示跳了出来。我手忙脚乱按成静音,却不小心碰到了免提键。"你公司忙完了吗?"她的声音在工作室回荡,"我多做了一份面糊..."

雨桐的眉毛慢慢扬了起来:"公司?"

灾难性的交叉感染

接下来的十分钟像慢镜头:雨桐抢过手机发现晓雯的头像,晓雯在电话那头听到雨桐标志性的笑声,而我手里还举着那个该死的发光模具。最荒诞的是,她们居然在电话里就蛋仔的配方吵了起来——晓雯坚持要用玉米淀粉,雨桐则认为木薯粉才是灵魂。

当我瘫在雨桐的懒人沙发上时,两人已经约好下周进行"蛋仔终极对决"。雨桐把失败的实验品塞进我嘴里:"你要当评委。"窗外夕阳把厨房照得像犯罪现场,我的衬衫彻底毁了,但嘴里的蛋仔意外地好吃——晓雯的精确遇上雨桐的狂野,居然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。

手机又震动起来,是她们刚拉的三人微信群。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,讨论着下周要准备的食材清单。我盯着天花板上晃悠悠的星星灯饰,突然想起冰箱里那半打鸡蛋——明天还得去买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