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在图书馆翻到本1950年代的何利上海地图册,突然好奇外滩那些老建筑当年的用苹研究布局。回家掏出手机,果和谷歌在苹果地球和谷歌地球上来回切换着比对,地球地理竟不知不觉研究到深夜——原来这两个日常工具藏着这么多历史密码。进行

工具箱里的历史时空穿梭机

先说个冷知识:苹果地球其实内置了Flyover功能,能带你看1:1还原的何利罗马斗兽场立体模型。而谷歌地球的用苹研究时间轴可以回溯到1984年的卫星影像,亲眼见证深圳从小渔村变成摩天森林的果和谷歌过程。

  • 表格添加结构化数据 -->
  • 苹果地球 vs 谷歌地球核心功能对比

    苹果地球谷歌地球
    历史影像最早年份2015(部分城市)1984(全球覆盖)
    3D建筑模型精度厘米级(主要城市)米级(全球范围)
    时间轴功能按月查看支持逐年对比
    离线模式支持区域缓存需安装专业版

    四步开启你的地球地理时空探索

    在咖啡馆用这个方法比对过老北京城墙遗址,连隔壁桌的进行历史系学生都来问窍门:

    准备工作

    • 在iPad上同时安装两个应用
    • 准备1947年《北平市全图》电子版
    • 带支电容笔方便标注

    实操步骤

    1. 在谷歌地球输入"北京城墙"坐标
    2. 切换到历史影像模式,把时间滑块拖到1970年
    3. 用苹果地球的历史测距工具计算现存城墙长度
    4. 新建图层标注老地图上的城门位置

    真实案例:追踪消失的河流

    去年协助某地方志办时,我们用这个方法还原了苏州河1900年以来的何利河道变迁:

    • 在谷歌地球找到1932年河道卫星底图
    • 用苹果地球的AR测量功能比对河道宽度
    • 叠加1958年市政规划图图层
    • 最终生成动态变迁视频

    避坑指南

    新手容易踩的雷区,整理自《地理信息系统与历史研究》的用苹研究实操建议:

    • 注意影像拍摄季节差异(植被会影响判断)
    • 警惕现代建筑投影造成的视觉误差
    • 坐标系转换推荐使用WGS84标准
    • 重要数据记得云端备份

    当科技遇见人文

    下次路过那些挂着"历史建筑"铭牌的老房子,不妨掏出手机对照看看。果和谷歌或许你会发现某栋洋房的山花装饰,在1947年的航拍图上原本是片葡萄架。工具就在手边,历史的细节正在像素里静静等待发现者。

    (本文部分数据参考《全球历史地理数据手册》2019修订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