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《攻城掠地》中,攻城兵种的掠地选择与培养需结合地形、战术搭配及武将特性,服中不同阶段的有兵养优先级差异显著。以下为具体分析:
核心推荐兵种及培养逻辑
1. 步兵
定位:防御核心,种值适合平原/山地作战。得培优势:高防御与生命值,攻城能有效吸收伤害,掠地保护后排。服中例如,有兵养典韦(红将)的种值“山地防守”战法可强化步兵防御体系。适用场景:前期推图、得培国战前排抗压。攻城46级后庞德(红将)的掠地“平原突击”战法可进一步提升步兵输出。2. 骑兵
定位:机动突袭,服中克制远程单位。优势:移动速度快,能快速切入敌方后排。马超的“铁骑无敌”战法可对多排敌人造成高额伤害。搭配建议:与射手协同作战,骑兵冲锋扰乱阵型,射手远程收割。徐晃的“背水”战法(敌方部队越多伤害越高)在国战中表现突出。3. 射手(弓兵/兵)
定位:远程输出核心,依赖地形保护。优势:高爆发伤害,适合消耗战。黄忠的“万箭齐发”穿透效果可无视部分防御。培养优先级:中后期必备,尤其在蜀国阵营(白帝城资源翻倍)可快速成型。4. 魔法师(术士)
定位:范围伤害/辅助,地形适应性弱。优势:群体技能可扭转战局,如诸葛亮的“木牛流马”提供续航。注意事项:需搭配高防御单位保护,避免被骑兵突袭。5. 攻城兵种
定位:专属攻城战,后期破城关键。优势:对城墙/要塞伤害翻倍。吕蒙(红将)的“城池突击”战法提供30%攻城加成,68级后必练。兵种与武将搭配实例
| 武将 | 兵种适配 | 核心技能 | 适用阶段 |
|-
| 庞德| 步兵 | 平原突击(3排伤害) | 中期核心 |
| 甘宁| 弓兵 | 固守(水域伤害提升) | 后期国战 |
| 吕蒙| 攻城兵 | 城池突击(攻城加成30%) | 后期破城 |
| 诸葛亮| 魔法师 | 木牛流马(群体回复) | 全期辅助 |
地形与阵营对兵种的影响
1. 地形克制:
平原:骑兵/步兵优势(突击战术收益高)。水域:弓兵/魔法师受限,甘宁“固守”可抵消劣势。山地:步兵防御提升,典韦、马岱战法强化。2. 阵营增益:
蜀国(成都):白帝城资源兑换翻倍,优先培养射手/魔法师。魏国(洛阳):陈留黑市资源翻倍,适合步兵/骑兵速攻流。吴国(建邺):庐江商店刷新减半,灵活调配多兵种。阶段化培养策略
前期(40-50级):以步兵为主(庞德)、辅以骑兵(徐晃),快速通过经验副本。中期(50-70级):解锁甘宁(弓兵)、吕蒙(攻城兵),强化国战与攻城能力。后期(70+级):搭配紫将(如赵云、关羽),优化兵种协同与地形利用。总结:步兵与弓兵为核心培养对象,骑兵用于战术穿插,攻城兵种后期必练。需根据阵营特性与武将技能动态调整,例如蜀国优先黄忠+诸葛亮,魏国侧重庞德+徐晃的组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