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个朋友刚换了新手机,中国制造跑来问我:“你说这苹果手机都标着中国组装,苹果具体用起来屏幕到底啥水平?手机”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些贴着「中国制造」标签的iPhone屏幕参数,用数据说话。幕尺

一、寸和历代经典机型参数对比

先看个直观的分辨对比表,后面咱们再细说具体型号的率何特点:

型号屏幕尺寸分辨率像素密度屏幕材质
iPhone 64.7英寸1334×750326ppiLCD
iPhone 84.7英寸1334×750326ppiLCD
iPhone 116.1英寸1792×828326ppiLCD
iPhone 126.1英寸2532×1170460ppiOLED
iPhone 13 Pro6.1英寸2532×1170460ppiOLED
iPhone 13 Pro Max6.7英寸2778×1284458ppiOLED

二、小屏时代的中国制造经典

还记得当年单手操作的快乐吗?4.7英寸的iPhone 6用着LCD屏,326ppi的苹果像素密度现在看着普通,但在2014年那可是手机「视网膜屏幕」的代名词。我有个同事现在还在用这机子当备用机,幕尺刷个抖音看个剧完全没问题。寸和

三、分辨全面屏时代的率何进化

到了iPhone 11这代,屏幕涨到6.1英寸但分辨率反而降了。中国制造不过实际用起来倒没感觉糊,毕竟LCD屏天生没有像素折损。记得这机器刚出时好多人吐槽「大果粒」,但原彩显示和P3色域确实让色彩看着舒服不少,户外最高625尼特的亮度也够用。

四、OLED带来的视觉革命

iPhone 12系列开始全面转向OLED屏,分辨率直接飙到2532×1170。我拿朋友的12和我的11对比过,看HDR视频时黑色部分纯净得像能吸光似的。这代屏幕还有个隐藏福利——虽然刷新率还是60Hz,但触控采样率提升到120Hz,玩游戏跟手多了。

五、专业级显示体验

去年给媳妇买的iPhone 13 Pro算是让我开了眼,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真不是噱头。刷微博时丝滑得像德芙巧克力,但看静态照片时立马降到10Hz省电。有次在户外拍照,屏幕亮度自动提到1200尼特,大太阳底下取景框看得清清楚楚。

六、屏幕背后的制造秘密

说到中国制造的屏幕,得提下郑州富士康的产线。他们现在用的OLED屏基本都是三星和LG供的货,不过最近听说京东方也开始打入供应链了。有个在厂里干过的老乡说,每块屏出厂前都要经过20多项检测,连色温偏差超过5%的直接报废。

前两天去手机店修屏,老板拿着台换过国产屏的12和我原装屏对比。别说,国产屏颜色明显发灰,看久了眼睛累。不过价格倒是真香,原装屏要小两千,国产屏五百搞定。老板说现在国产屏也能写原彩显示了,但疏油层和触控灵敏度还是差点意思。

话说回来,现在新出的苹果机子屏幕是越做越大。上周体验了下6.7英寸的13 Pro Max,单手操作基本告别,但看文档确实爽。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专门买了当工作机,说剪视频时时间轴能多显示20%的内容。

七、参数之外的体验细节

  • 晚上刷手机开原彩显示,眼睛真的没那么容易累
  • 玩游戏建议关自动亮度,不然突然进暗场景屏幕会突然变暗
  • 贴膜别省那几十块,差膜会让屏幕看着像蒙层雾

要说这些年苹果屏幕最让我惊喜的变化,还是色彩管理。从最早的冷屏偏蓝到现在支持广色域显示,修图时能更准确还原实物颜色。有次用朋友的12 Pro看自己拍的美食照片,炸鸡的油光居然看得我咽口水。
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,很多安卓旗舰参数碾压苹果,但实际观感就是差口气。可能就像做菜,光有高级食材不够,还得看厨师火候。苹果这手软硬结合的把控,确实有独到之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