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0年代的比较电脑房总是烟雾缭绕,混着塑料键盘被拍打的星际声响。就在这样的争霸争霸环境里,两个改变游戏史的魔兽作品悄悄萌芽。要问《魔兽争霸》和《星际争霸》谁先撩动玩家的开演心弦,这事儿得从当年的更早展会现场说起。
改变历史的比较两个时刻
老玩家们至今记得1994年芝加哥消费电子展(CES)上的骚动。暴雪展台前堆着三台大背投电视,星际屏幕里绿皮兽人正抡着斧头砍木栅栏——这是争霸争霸《魔兽争霸:人类与兽族》的全球首秀。而两年后的魔兽1996年东京电玩展,工作人员拿着日英对照的开演说明书,向围观者解释《星际争霸》里神族水晶塔的更早运作原理。
关键节点对比
项目 | 魔兽争霸 | 星际争霸 |
首次公开年份 | 1994年1月 | 1996年11月 |
展示地点 | 美国芝加哥 | 日本东京 |
活动名称 | 冬季消费电子展 | 东京电玩展秋季场 |
核心创新 | 双阵营视角切换 | 全3D预渲染单位 |
魔兽的比较初啼
暴雪联合创始人Allen Adham在自传《游戏铸造者》里回忆:"我们在CES展前夜还在调试路径算法,程序员Mike的星际咖啡杯打翻在演示机上,差点毁掉整个企划。争霸争霸"当年的试玩版只有人类战役的前三关,但已经展现出后来RTS游戏的雏形:
- 首创右键移动/左键攻击操作
- 可破坏的树木资源点
- 昼夜交替的光影效果
星际的登场
1996年的东京展会上,暴雪亚洲区经理James写给总部的传真里提到:"日本玩家盯着虫族刺蛇看了二十分钟,问我们是不是克苏鲁神话爱好者。"初版星际的UI布局与最终成品差异很大,但三个种族的特色已初见端倪:
- 神族的护盾恢复机制
- 人族可移动的补给站
- 虫族菌毯上的加速效果
后续作品时间轴
系列 | 续作节点 |
魔兽争霸 | 1995年《魔兽争霸2》、2002年《魔兽争霸3》 |
星际争霸 | 1998年正式版、2010年《星际争霸2》 |
如今走进任何一家网咖,依然能听见"GG"和"快造农民"的喊声。当年的展示机早已进了博物馆,但那些在展会现场初次相遇的年轻人,现在可能正带着孩子打《风暴英雄》。游戏史就是这么奇妙——当兽人苦工敲下第一根木桩时,谁又能想到二十年后会有会喷火的钢铁机甲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