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手机时用立即处理措施

1. 暂停使用并关闭高耗能应用

• 立即关闭游戏、发热视频拍摄、户应何进护AR应用等高功耗程序

• 通过多任务界面彻底关闭后台运行的行有效大型应用

• 暂时停用5G网络和GPS定位功能

2. 物理散热处理

• 取下保护壳增强散热(特别是硅胶/皮质等隔热材质)

• 将手机平放在大理石桌面/玻璃等导热材质表面

• 使用USB小风扇辅助散热(保持30cm以上距离)

二、环境管理

1. 立即将手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(理想环境温度18-25℃)

2. 避免阳光直射(尤其夏季车内温度可能超过60℃)

3. 远离热源(如厨房灶台、自保暖气片等)

三、手机时用充电管理

1. 立即停止充电行为(充电时电池温度会自然升高5-8℃)

2. 使用原装充电器(第三方充电器可能导致异常发热)

3. 避免无线充电(无线充电效率损耗会产生额外热量)

四、发热安全防护

1. 接触发热部位时使用防烫手套/布料隔离

2. 注意远离易燃物品(纸张、户应何进护布料、行有效皮质家具等)

3. 如发现机身膨胀、自保异常气味,手机时用立即关机并远离设备

五、发热预防措施

1. 安装温度监控APP(如CPU Thermometer)

2. 定期清理充电接口灰尘(积尘可能引发局部过热)

3. 避免连续使用超过2小时(建议每45分钟休息10分钟)

4. 更新系统至最新版本(系统优化常包含温控改进)

禁忌事项

× 不要用水冷却(可能导致内部短路)

× 勿用冰箱急冻(急剧温差会产生冷凝水)

× 禁止覆盖湿毛巾(阻碍散热且增加受潮风险)

重要提示

当设备温度超过45℃时,户应何进护锂离子电池可能进入不稳定状态。行有效若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联系售后:

• 机身温度持续升高无法控制

• 屏幕出现异常色斑或显示失真

• 电池膨胀导致机身变形

• 系统频繁自动重启

建议用户定期(每季度)使用红外测温仪检测手机表面温度分布,自保重点监测充电接口、摄像头区域和电池对应位置的温度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