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杀到底是国杀不是排名第一的卡牌游戏?熬夜写点大实话

凌晨2点半,泡了第三杯速溶咖啡,排名突然想起知乎上老有人问"三国杀排名第一了吗"。国杀这问题挺有意思,排名但网上那些回答要么是国杀营销号吹捧,要么是排名云玩家跟风。作为从2009年就开始蹲在桌游吧的国杀老油条,今天干脆把键盘敲烂,排名说点掏心窝子的国杀观察。

先泼盆冷水:看你怎么定义"第一"

上周在桌游展跟几个发行商聊天,排名发现业内根本不存在权威的国杀"卡牌游戏排行榜"。就像问"最好吃的排名水果"一样,标准不同结果就完全不一样。国杀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硬核维度掰扯掰扯:

  • 商业成绩:卖了多少份实体卡/月活用户数
  • 赛事规模:官方比赛奖金池和参赛人数
  • 文化影响:出圈程度和衍生内容量
  • 玩家忠诚度:老玩家留存率和日均游戏时长

销量数据这块有点意思

翻出去年《中国桌游行业白皮书》,排名三国杀实体版累计销量确实吓人:

年份标准版销量(万套)扩展包销量(万套)
201887213
201976198
2020104256

但对比《炉石传说》2020年财报显示的国杀2000万月活用户,数字卡牌市场完全是另一个量级。不过拿电子游戏比实体桌游,就像拿外卖和私房菜比,不太公平。

线下场景的真实见闻

记得去年在广州桌游吧蹲点两周,记录了个有趣现象:

  • 工作日晚间:狼人杀开桌率最高
  • 周末下午:剧本杀占60%场地
  • 三国杀永远有固定角落,那群人从大学生玩到带娃来玩

老板娘阿珍的说法很传神:"其他游戏像网红奶茶,三国杀像老火靓汤。"这大概解释了为什么它的百度指数曲线没那么陡峭,但十年了始终维持在日均2万搜索量以上。

比赛奖金暴露的尴尬

查了下今年几个主流赛事的奖金池:

  • 《游戏王》世界赛:冠军25万美元
  • 《三国杀》王者之战总决赛:冠军8万人民币
  • 《狼人杀》官方赛:冠军5万人民币

这差距就像小区篮球赛和NBA的区别。不过三国杀玩家有个特点——他们更在乎赢朋友的那顿火锅。去年成都赛区有个大叔说:"我花两千块路费来比赛,就图颁奖时能喊声'吾乃三国第一人'"。

文化渗透力才是真王牌

凌晨三点突然想到个现象:你去菜市场问阿姨知不知道"闪电链",她肯定摇头。但说"乐不思蜀",八成能接上"刘阿斗"。这种文化基因带来的优势,是其他卡牌游戏拍马都追不上的。

我侄子今年中考,他们历史老师居然用三国杀卡牌讲赤壁之战。这种渗透力体现在:

  • B站三国杀二创视频总播放量破3亿
  • 淘宝"三国杀同人"周边月销过万件
  • 连广场舞都有《杀闪桃》改编版

不过要说最绝的,是有次在洗脚城听见俩技师讨论"内奸该怎么装忠"。这游戏确实长在国人社交DNA里了。

老玩家的执念与退坑

微博上#三国杀退坑#话题阅读量有700多万,翻评论能看到很多真情实感:"从大学玩到结婚,现在孩子都会打无懈可击了,但新武将技能得像考研数学一样研究"。

平衡性这个问题,就像小区健身器材的螺丝,永远在松动。有个数据很说明问题:

版本基础武将数2023年武将总数
标准版25487

这数字看得我头皮发麻。上周线下局遇到个00后,他说的段子特别损:"现在玩三国杀得先考个甲骨文认证,不然看不懂技能描述"。

咖啡喝完了,窗外开始有环卫工扫地的声音。突然想起2012年在大学宿舍,隔壁床兄弟边吃泡面边喊"闪不了了我认输"。那种纯粹的快乐,可能比什么排名都重要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