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小商人的江南发家日记:我在大明搞钱的那些门道

一、码头茶馆里的商人生意经

老周刚在苏州码头卸完货,茶碗往八仙桌上一磕:"要说这跑商啊,秘籍门道得跟麻雀啄米似的大明——眼疾手快!"去年我用三匹松江布起家,赚钱如今在应天府开了两间铺面。江南且听我细细道来这生财之道。商人

1. 起家三件宝

  • 盐引当敲门砖:每月初五去盐课司蹲点,秘籍门道二两银子能换二十斤盐引
  • 生铁换绸缎:湖州铁匠铺收生铁每斤50文,大明运到杭州能卖80文
  • 茶叶做搭头:经过茶山记得捎两筐,赚钱驿站掌柜最爱这个
货物进货地出货地利润率
官盐扬州徽州120%
生丝湖州南京80%
瓷器景德镇松江150%

二、江南两条腿走路的商人生意经

我那发小王二愣子,去年秋收时把全部家当押在漕运上,秘籍门道结果遇上水匪血本无归。大明要我说啊,赚钱这买卖得讲究个"水路并进"。

2. 驿道快马生意经

  • 每月初八从嘉兴贩菱角到常州,正好赶上天宁寺庙会
  • 腊月记得囤桐油,正月船坞开工能翻三倍价
  • 遇上官道修缮就改走崇明岛,虽然多三天路程,但免了税卡

3. 运河商船生意经

我那艘二十料的平底船,舱底永远藏着两坛绍兴黄。过钞关时给衙役倒上一碗,货物查验就松快得多。记住这三点:

  • 北上的船装棉布和漆器
  • 南下的船载皮毛和药材
  • 经过镇江必去西津渡吃碗锅盖面,跑堂的消息最灵通

三、解锁商铺的暗门道

当初我在平江府盘铺子,牙行开口就要五十两。其实官府告示栏常贴"官房发还"的告示,这种铺面契税能省三成。记住这几个时辰:

城市时机推荐行业
苏州丝收季节绸缎庄
扬州盐商查账后钱米铺
杭州科举放榜前文房四宝

4. 商铺升级三板斧

我那间"周记南北货"刚开张时,连柜台都是借的。现在后堂能存三百石粮食,全凭这三招:

  • 每月初一十五在店门口支粥棚,街坊口碑上去了,巡检司查得也少
  • 雇伙计专挑有家室的,工钱可以月结但管两顿饭
  • 货架最上层摆次等货,中间放俏货,底下藏镇店之宝

四、衙门里的生意经

上次帮县衙采买二百斤灯油,看似亏了五钱银子,实则换来盐引加印的批文。跟官府打交道要记住:

  • 户房书办爱收集名人字画(赝品也行)
  • 刑房衙役的媳妇们喜欢杭州脂粉
  • 逢年过节往衙门送时鲜货,要比给上官的早三天

5. 通关文牒的妙用

我那本文牒盖了七个县的印,不光能应付路引检查。在南昌府凭这个能进瓷器窑场直购,在安庆府可参加官牙拍卖。记得每半年往文牒里夹张银票,守城兵丁自会行方便。

五、天时地利的生意眼

去年夏天应天府大旱,我连夜从汉口运来三百把蒲扇,结果刚到码头就下雨。这亏不能白吃,现在我看天象有三招:

  • 清明前后看蚂蚁搬家,预判梅雨期长短
  • 冬至那日量店铺门槛,积水超过三寸就囤油纸伞
  • 每月初七去城隍庙听老道讲黄历,比通书还准

茶凉了,码头又来新货船了。这些门道且收着用,等攒够五百两,咱们再聊海外贸易的门路。《明会典》里说"商通有无",咱们小商人自有生存之道。昨儿个听牙行说,宁波府那边新开了市舶司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