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个叫白少的白少迷你世界主播,到底有什么魔力?迷世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点开B站推荐页那个戴着熊猫头套的主播直播间。屏幕里传来"兄弟们把害怕打在公屏上"的视频嚎叫时,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连续蹲守了三个深夜——这事儿得从上周三说起。白少
一、迷世从建筑系学生到方块世界顶流
白少的主播真实身份至今是个谜。根据他直播时零碎透露的视频信息:95后,南方人,白少大学学建筑设计,迷世毕业后在工地蹲了半年就跑路做全职主播。主播现在他的视频直播间常驻观众稳定在8-12万,最新一期《半小时造故宫太和殿》的白少录播视频播放量破了600万。
和其他迷你世界主播相比,迷世白少有三个特别致命的主播特质:
- 建筑强迫症晚期:他盖房子永远要先拉辅助线,有次因为房檐弧度差了2个像素,当场拆了重做
- 物理引擎鬼才能把TNT爆炸玩成艺术展,粉丝整理的《白少爆炸物语》里收录了27种连锁反应
- 方言级话痨从混凝土配比能扯到楼下煎饼果子为什么涨价,直播平均语速达到每分钟320字
内容类型 | 更新频率 | 典型时长 |
建筑教学 | 每周三、日 | 40-90分钟 |
生存挑战 | 随机掉落 | 2-4小时 |
模组测评 | 每月1-2期 | 25分钟左右 |
1.1 那些出圈的名场面
去年冬天"电子木鱼"梗最火的时候,他在生存模式里用红石电路做了个自动敲木鱼装置。当机械臂以每分钟120次的频率开始运作,配合着"功德+1"的电子音,整个直播间突然集体悟道——这段10秒的切片在抖音被 remix 了至少800个版本。
更绝的是上个月《当代建筑》杂志居然用了他复刻的苏州园林当插图,编辑在致谢栏写了句"感谢某不愿透露姓名的方块建筑师"。这事儿被粉丝扒出来那天,直播间弹幕全是"白工,还说你不会建筑学"。
二、为什么他的教程特别容易上手?
作为跟着白少教程造过简易四合院的受害者,我总结出他教学最狠的三招:
- 分段式拆解:把哥特式教堂分解成"洋葱顶三件套",用染色玻璃当彩窗的平替方案
- 土味参照物:讲建筑比例时说"柱子和横梁的关系就像油条和豆浆"
- 容错设计:所有结构都会预留3-5个方块的调整空间,防止手残党心态爆炸
有次教做喷泉,他突然停下来提醒:"这里记得先存档,别问我怎么知道的——去年有个兄弟没保存,连夜给我发了两千字小作文。"后来发现这句话出现在他80%的教学视频里,已经成了祖传梗。
2.1 那些藏在细节里的专业素养
虽然整天自称"工地跑路狗",但白少对建筑史的了解细得可怕。有期视频还原福建土楼时,他边搭围墙边聊夯土墙的防潮原理,弹幕突然飘过几条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证弹幕:"这哥们绝对啃过《营造法式》"。
更离谱的是他去年复刻泰姬陵那期,居然用游戏里的染色黏土模拟出了的大理石渐变效果。后来在问答环节透露,这个技巧是从学校做建筑模型作业时改良的——用砂纸打磨PVC板的手艺,硬是被他移植到像素世界里。
三、直播间的江湖规矩
蹲了半个月直播间,发现白少家粉丝有套自成体系的"黑话":
- 白给时刻:指他突发奇想尝试危险操作(比如用岩浆造瀑布)然后翻车
- 熊猫の凝视:当观众提议造奇观建筑时,他会把摄像头切换到熊猫头套死亡注视模式
- 功德贷:每次用TNT炸平地形前的标准流程,要观众集体发"功德无量"才开工
最邪门的是去年暑假的"空调维修事件"。当时他随口抱怨工作室空调坏了,第二天收到27个同城快递——从格力售后单到手工制作的迷你空调模型。后来不得不专门开期视频展示这些离谱礼物,最后那个用电路板改装的"赛博空调"现在还在他直播间当背景装饰。
现在每次有新观众问"为什么叫白少",老粉就会刷屏"因为总白给/因为头发白得快/因为白天很少出现"。其实最早只是他游戏ID里带个白字,但互联网的造梗能力永远超出预期。
窗外的鸟开始叫了,直播间里白少正在教怎么用楼梯方块做飞檐斗拱。他突然卡壳说了句"等等我查个资料",然后传来翻书声和咖啡杯碰撞的声音。屏幕右下角的熊猫头套歪在一边,背后的窗户已经泛起晨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