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路过苹果店,苹果品牌品牌总能看到AirPods被摆在最显眼的耳机位置。但面对二代、对比的优三代、不同Pro、缺点Max这些型号,分析很多人都会犯选择困难症。苹果品牌品牌今天咱们就抛开参数,耳机用大白话聊聊各款耳机的对比的优真实体验,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不同那一副。
一、缺点入耳式 vs 半入耳式,分析先看佩戴感受
苹果耳机最明显的苹果品牌品牌区别就是佩戴方式。半入耳式像AirPods二代、耳机三代,对比的优戴着就像耳朵上挂了个小装饰,对耳道压迫小,但容易漏音;入耳式如Pro系列,塞得紧隔音好,但戴久了耳朵容易闷。
- 耳道敏感人群:建议选半入耳式,我媳妇戴Pro半小时就喊耳朵疼,但用三代能追剧一整天
- 通勤族/学生党:Pro的降噪是真香,地铁上能屏蔽80%的轰鸣声,图书馆里键盘声也基本听不见
二、各型号硬核对比
型号 | 价格 | 设计 | 续航 | 杀手锏 | 劝退点 |
AirPods 2代 | 999元 | 半入耳 | 5+24小时 | 佩戴无感 | 音质白开水 |
AirPods 3代 | 1399元 | 半入耳 | 6+30小时 | 空间音频 | 运动易滑落 |
AirPods Pro 2 | 1899元 | 入耳式 | 6+30小时 | 智能降噪 | 听诊效应 |
AirPods Max | 3999元 | 头戴式 | 20小时 | Hi-Fi音质 | 颈椎压力 |
(数据综合自)
1. 基础款怎么选?
AirPods 2代就像耳机的优衣库款,戴着睡觉都不硌耳朵。但在地铁里得开70%音量才能听清,健身房用还怕出汗损坏。现在官网还在卖,说明确实有市场需求。
AirPods 3代的升级很实在:耳机柄变短后不容易勾到口罩绳,皮肤检测比前代灵敏不少。重点夸夸空间音频,看《流浪地球》时陨石真的像从头顶飞过。不过耳机头变大了,小耳朵女生可能会觉得撑。
2. Pro系列玄学指南
Pro 2代的降噪属于用过就回不去的功能,在菜市场打电话对方都听不到背景声。滑动调音量超实用,做饭时不用掏手机就能控制。但要吐槽下耳塞,跑步时「咚咚」的听诊效应明显,建议换成记忆棉耳塞。
很多人不知道Pro 2有自适应通透模式,比如突然有汽车鸣笛会自动降低音量,比单纯关闭降噪安全得多。不过入耳式设计确实挑人,我同事就抱怨戴久了耳道发痒。
3. 土豪专属的Max
试戴AirPods Max那刻就感受到人民币的力量:不锈钢支架透着冷光,网眼布耳罩像云朵包裹耳朵。听交响乐时乐器定位精准,这是真无线耳机给不了的体验。
但重量是个硬伤,实测比索尼XM5重100g,戴两小时脖子就酸。还有那个智能耳机套被全网吐槽,放包里总担心压坏金属头梁。
三、容易被忽略的细节
- 防水性能:3代和Pro都支持IPX4,小雨健身没问题,但别学我朋友戴着游泳
- 充电焦虑:Pro 2用MagSafe充电超方便,往充电宝上一贴就行。Max的lightning接口在2025年显得有点落伍
- 生态联动:所有型号换设备都丝滑,但Windows电脑连接会丢失空间音频等核心功能
四、选购真心话
如果你是学生党,建议在3代和Pro 2之间抉择。经常挤地铁选Pro,喜欢清爽佩戴选3代。用安卓机的朋友,这个价位其实有更多好选择。
商务人士直接上Pro 2,降噪开会神器。至于Max,更适合把耳机当装饰品的潮人,或者家里有Hi-Fi设备的重度乐迷。
最后提醒下,现在华强北四代耳机已经支持空间音频,但通话质量依然拉胯。买二手时要警惕序列号造假,最好当场试戴检测降噪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