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湖之间和阴阳师到底像不像?江湖拆开骨头看骨髓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被朋友微信轰炸:"你快看看江湖之间这游戏!抄袭技能图标都和阴阳师一模一样!阴阳"揉着酸胀的江湖眼睛,我决定把两个游戏扒个底朝天——毕竟作为同时玩过这两款的抄袭老油条,这事得掰扯清楚。阴阳
先看最烫手的江湖"技能图标"争议
网上吵得最凶的是这张对比图:
江湖之间 | 阴阳师 |
剑客的"疾风斩"图标 | 姑获鸟的"天翔鹤斩" |
确实都是青色月牙形剑气,但仔细看细节:阴阳师的抄袭图标带着和风纹路,江湖之间则是阴阳水墨笔触。就像牛肉面和豚骨拉面都用碗装,江湖总不能说谁抄袭谁吧?抄袭
真正值得讨论的底层设计
- 回合制节奏:都采用"行动条+鬼火/剑气"机制,但江湖之间加入了天气系统变量
- 式神/侠客定位:输出、阴阳辅助、江湖控制分类高度相似,抄袭不过江湖之间的阴阳"合击技"是原创设计
- 抽卡保底:都是60抽保底SSR/绝世,这个...只能说行业惯例了
美术风格的罗生门
记得第一次打开江湖之间,确实有种"这色调好像阴阳师啊"的恍惚。但玩到20级后发现:
- 阴阳师的妖怪设计参考《百鬼夜行绘卷》,比如雪女脖子上的注连绳
- 江湖之间则糅合了金庸武侠和山海经,青鸾技能特效明显带着敦煌壁画元素
最典型的争议角色"玉藻前"和"九尾狐"——前者是和服+神乐铃,后者直接搞出个拿着酒壶的醉剑客形象,这要说抄袭...除非美术组集体眼瘸。
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差异点
对比维度 | 阴阳师 | 江湖之间 |
剧情推进方式 | 章节式线性叙事 | 开放地图触发事件 |
装备系统 | 御魂6件套 | 经脉穴位自由搭配 |
法律角度的冷思考
翻遍中国裁判文书网,发现个有趣现象:游戏玩法抄袭案胜诉率不足30%。2019年《梦幻西游》诉《神武》案判决书里明确写着:"卡牌收集、回合制战斗属于思想范畴,不受著作权法保护"。
不过江湖之间运营很鸡贼,在争议最大的版本更新后火速修改了三个技能特效——虽然改完的火焰特效看起来更像王者荣耀的安琪拉了(笑)。
玩家群体真实反馈
在TapTap社区蹲了三天,发现个有趣现象:
- 纯阴阳师玩家:"UI布局完全照搬!"
- 双修玩家:"战斗时完全两种手感好吗"
- 江湖之间老粉:"我们2018年测试版就有这套系统了"
行业通病还是刻意模仿?
凌晨四点盯着电脑,突然想起《游戏设计300课》里的观点:当某个品类出现爆款后,后来者会在认知舒适区和创新风险间找平衡。就像吃鸡游戏都有毒圈,MOBA都分三路,你能说谁抄谁吗?
真正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江湖之间的"侠义值"系统——完成助战任务能解锁专属剧情,这可比阴阳师的"协同斗技"有人情味多了。不过他们的策划可能没算准,现在全服都在刷"茶馆听书"任务,导致说书人NPC天天排长队...
窗外鸟叫了,最后丢个暴论:与其吵抄袭不如看看江南百景图和动森的争议,那才是真的打开了潘多拉魔盒。不过这就是另一个通宵的故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