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日之后巴斯镇上弦:一个幸存者眼里的明日24小时

凌晨4点23分,我第7次被冷风吹醒。后镇上巴斯镇的明日发电机又罢工了——这破玩意儿比感染者的作息还不靠谱。裹着发霉的后镇上毯子摸到窗边,正好看见上弦的明日月亮卡在钟楼尖顶上,像被扎穿的后镇上硬币。突然意识到,明日这鬼地方连月光都比别处锋利。后镇上

一、明日钢铁与霉菌的后镇上共生法则

贸易联盟的公告牌说这里是"西陆最后的安全区",但住在废弃邮局三楼的明日张老头有不同意见。上周三他边煮变异田鼠边跟我说:"安全?后镇上你看看排水系统。"说着用汤勺敲开地板——下面十厘米就是明日发绿的积水,漂着疑似人类牙齿的后镇上白色颗粒。

  • 供水周期:理论上是明日每天2小时,实际取决于老约翰能不能修好抽水机
  • 电力供应:19:00-23:00(如果没下雨)
  • 额外福利:每周四中午能领到半块压缩饼干,前提是你抢得过那群孩子

1. 钟楼下的黑市经济学

市政厅发的《巴斯镇生存手册》第14页明确禁止以物易物,可当你需要用半盒抗生素换两个锈齿轮时,总会"恰好"遇见巡逻队换岗。瘸腿的莉莎在钟楼背面摆了三年摊,她总结的汇率比贸易联盟的电子牌价准多了:

1个完整打火机=3天份的干净水
半米电线=1次枪械保养
未开封的巧克力=能让你在诊所插队的特权

昨天看见个穿西装的男人用半瓶威士忌换了张照片,莉莎接过酒瓶时手抖得厉害。后来才知道那是战前拍的——照片上穿黄裙子的小女孩,现在正躺在镇外乱葬岗。

二、上弦月的生存仪式

每月月亮最瘦的那天,武器店王师傅会搬出他的铸铁炉子。人们带着残缺的武器排队,金属撞击声能响到后半夜。有次我问他为什么非要挑这天,老头吐着烟圈说:"月牙弯得像开刃的刀,这时候打的武器才带杀气。"

不过最近排队的人少了。不是大家变强了,是能改造的武器基本都改过三轮了。现在更多人蹲在杂货铺后门,等着买那种掺了镇静剂的劣质酒——喝下去就像有人用钝刀子刮你的脑浆,但至少能忘记三小时饥饿。

2. 那些没说出口的规则

  • 不要问独眼龙他的机械臂怎么来的
  • 诊所地下室传来的哭声要假装听不见
  • 如果看见谁家晾衣绳上突然多了件童装,第二天别去串门

上周四在供水点,看见新来的姑娘非要追问守夜人名单为什么缺了两页。旁边磨刀的大婶突然唱起荒腔走板的摇篮曲,调子熟悉得让人起鸡皮疙瘩——是战前那首《月光光》。姑娘后来再没出现过,倒是供水点多了个总也拧不紧的水龙头。

三、齿轮间的柔软地带

说真的,最让我破防的不是饥饿。是某个加班修围墙的深夜,突然闻到幼儿园飘来的烤面包香——他们用最后的面粉给孩子们过生日。蹲在墙根下啃压缩饼干时,摸到口袋里昨天捡的玻璃珠,对着月光看进去,恍惚觉得里面冻着一整个战前的星空。

今早去领配给时,发现发放员偷偷在账本背面画花。她慌张合上本子的瞬间,我瞥见纸页间夹着干枯的野雏菊。这种花在辐射区早该绝种了,天知道她是从哪个废墟里刨出来的。

发电机又响了,这次持续了足足二十分钟。月光被突然亮起的路灯冲淡时,我听见隔壁传来断断续续的口琴声。吹的是《友谊地久天长》,错了好几个音,但足够让几个醉汉跟着哼起来。